文/林宏達
他改變了台灣有線電視的面貌,自己經營的年代集團,卻連續4年虧損,2年賠掉14億。他朋友滿天下,身邊高階主管卻像流水一樣來來去去。 他堅持打造互動電視平台,支持者少,懷疑者多,他卻堅持,他說,只要最後比原始創立年代的時候好,就夠了!是什麼樣的特質,讓他走上孤獨的創新路?
時間一到,台北年代電視台裡的畫面跟著亮起,千里之外,日本福岡球場上,日本軟體銀行鷹隊和中日隊的即時戰況,透過架設在球場周圍不同角度的三十架攝影機,抓得一清二楚。觀看者輕點幾下滑鼠,福岡球場上右外野的現場實況,馬上從左側的子畫面跳了出來。畫面右側的聊天室裡,隨時都有球迷丟出對賽局的看法,偶爾穿插幾句尖酸的批評。
「鏘!」一支安打出手,畫面立刻變得跟傳統電視不同,觀看者不再只像過去看傳統電視一樣,被動的監看畫面,子畫面隨即切換到一壘,底下同時出現從球場不同角度傳回的畫面,聊天室裡,球迷的叫囂也跟著多了起來。整個轉播畫面,不像傳統電視,倒像是球賽轉播車裡的副控室。三月二十六日,這一天,是日本軟體銀行採用年代IMTV平台後的處女秀。
這是年代網際董事長邱復生領導開發,亞洲少見的互動電視軟體平台「IMTV」。在這個平台,觀眾介入節目互動的程度將更深,觀眾可以透過網路攝影機直接和有線電視頻道「連線」,電視台記者也可以透過無線網路做現場直播,電視台未來還能夠同時在手機、電視和網路上,「三網合一」同時播放電視畫面。邱復生甚至還設想這個平台要如何跟電視購物結合,他設計了一種用RFID〈無線射頻辨識技術〉做成的手機吊飾,用戶只要在讀卡機前輕輕一刷,就能辨識身分,在互動電視上購物。今年四月,他打算在一般有線電視頻道上,開播讓一般使用者透過互動平台參與的新節目,打開台灣互動電視的新市場。
互動電視,口袋要深才玩得下去 邱復生要的是,繞過平面媒體,和電子媒體,從網路建立一個自己能夠掌握,能面向全世界的「第三條通路」。他看準,未來誰能開創新的互動機制,就能把電視拉上另一個高峰。
邱復生目標放得很遠,對互動電視的發展也瞭若指掌,但一路開發的過程中,他卻始終是個孤獨的創新者。
他的計畫始終是質疑的人多,看好的人少。因為,在全世界,都少有互動電視的成功先例。在台灣,也有不少業者試著推出互動電視系統,直到現在,即使是像中華電信、中嘉網路〈台灣最大的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這些營業額以百億、千億計的大公司,花下大筆資金投資,卻都還看不到流行的熱潮。問起對年代互動電視計畫的評語,「這個人膽子太大了,」一位有線電視業者直言:「互動電視,口袋要很深才玩得下去。」
不過,邱復生不信邪。四年前,他跳進這個市場,像做節目一樣,邱復生當製作人,每天跟工程師一起修改功能,要改出自己心目中,互動電視的樣子,為了瞭解技術,他甚至自己飛到以色列,找專家談技術問題。前TVBS採訪中心副主任蘭萱記得,邱復生連到小麵攤吃麵,都不斷在談他的互動電視夢,「眼睛都會發出光來。」她說。
不過,沒人知道邱復生究竟有什麼辦法,能夠把別人做不起來的互動電視打響。連當初跟邱復生一起做互動電視的盈科數碼老闆李澤楷,取得香港電信後,也策略轉向,不再加碼年代的互動電視計畫,「盈科的人遇到我們,很驚訝我們竟然還在做互動電視。」邱復生笑著說。
四年只花錢做研發,賺不到錢,讓研發團隊壓力很大。從六年前就跟著邱復生研究互動電視的年代電通副總經理賴麒宇,有次不好意思的跟邱復生說,集團其他同事抱怨,「年終獎金都被他們花掉了」,花錢研發的老闆邱復生還反過來安慰,「關他什麼事!」甚至賴麒宇建議邱復生,已經有看得到的機會,馬上可以賺到錢的時候,邱復生還提醒他:「肚子餓的時候,別端過來什麼都吃!」要他集中全力研發。
在找到第一個大客戶前,邱復生過去四年,都跟賴麒宇一起拜訪可能的合作夥伴。總共被拒絕過幾次?被問到這個問題,邱復生轉頭問賴麒宇。賴麒宇算算,四年間平均每天跟邱復生拜訪的客戶,少則一個,多則二、三個,「至少被拒絕一千次。」賴麒宇回答。「人家也不是拒絕啦,每個都說Very Impressive,然後就無下文,」邱復生大笑,一千次的挫折,在他臉上沒留下半點痕跡。
自創怪招,扭轉有線電視遊戲規則
對邱復生來說,像這樣不被看好,困難重重,他卻要堅持到底的創新,實在不少。
有人形容,他就像自己練出了一套怪拳,就是要跟武當、少林這些名門正派不一樣。他的朋友觀察,跟別人一樣,也一向不是他的個性,但是他不信邪,又不斷敢出怪招的個性,卻不斷扭轉台灣有線電視市場的遊戲規則。
回顧過去,習慣性的菸不離手,在煙霧縹緲中,邱復生淡淡地說:「我想我滿有能力的,大概就是看人、看事。至少,那個時候所有人在做盜版的時候,只有我做正版;那時候說拍電影要去全世界,笑死人,三十年都沒有得過獎,說他要得獎,神經病呀;做Cable新聞,說要跟三台新聞對打,做夢,那時候也是虧好幾年。」不被看好,更激發他一定要贏的鬥志。
「我做Cable,石永貴〈編按:先後擔任過台視、中視總經理〉說,等他做五年再看吧。」
邱復生語氣裡,露出無比的自信,因為,不到五年,他參與創立的TVBS就把老三台拋在後面。當時,甚至還沒有二十四小時新聞台,「沒有人相信,觀眾需要二十四小時看新聞,」蘭萱回憶,邱復生堅持資訊化社會裡,這將會是主流,堅持要做,果然一炮而紅。
現在隨時可見的實況轉播,也是他帶起來的。當時最早引進SNG車的,是台視,但台視只把SNG車當成應付突發新聞的工具。但邱復生發現,當時民眾要的是不經刪減,原汁原味的新聞,把SNG車大量用來轉播政見發表會,把現場感帶進客廳,不斷在電視上問觀眾「你看到的新聞是完整的嗎?」如今,SNG現場實況轉播已成為電視新聞部的基本配備。邱復生不斷創新,也不斷制定遊戲規則。 邱復生對社會的敏銳觸覺,讓有線電視面貌迅速變化。第一個電視Call-in節目、第一個衛星電視頻道家族〈像TVBS-N、TVBS-G〉、第一次用分割畫面的方式做新聞節目等,都是在他手上發生。
再往早一點看,邱復生在盜版猖獗的年代,他敢反向操作,專門代理正版。為了不只受限於代理,他看出侯孝賢的潛力,他敢投資監製,拍出《悲情城市》,進軍國際影展。在羅大佑還沒有大紅之前,他義務幫羅大佑推銷過他的成名專輯《鹿港小鎮》,所有他帶來的創新,早在有線電視出現之前,就把台灣媒體產業挑得生氣勃勃。
走對的路,必要但未必獲益的選擇
但是,如果從財務面來看,拿他經營的年代集團,和其他跟隨他創新腳步的電視台相比,很難讓人理解,這個能把TVBS拉拔成收視冠軍的人,為何卻不是自己創新能力的獲益者?
今年三月,控有年代電視台等子企業的年代網際,今年初撤銷公開發行,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上的資料,光是二○○二和二○○三兩年,就共賠掉了十四億元,他經營十幾年的棒球事業,今年初也畫下句點。過去幾個大型投資案,像嘉義的媒體園區、東風電視台登陸大陸、台開案等,都多半是以虧損收場。加上今年初賣掉TVBS三○%的股權、數碼細胞的股權,手上賺錢的企業,也越來越少。 談到年代的虧損,坐在台北八德路,當初年代發跡的辦公室裡,邱復生不改一貫的自信語調,淡淡地說,為了專心做互動電視,過去幾年,他說,「其他公司沒什麼在管,」為了堅持走對的路,這是個必要的選擇。
什麼是對的路?邱復生分析,十年前,當他開始做電視的時候,整個台灣電視的收視人口就不斷的在向下滑,「我一直在想,觀眾下一波會做什麼?」當時,他已經開始試著透過衛星,試著提供互動服務。
六年前,他卻發現網路不斷在興起,「網路一個晚上能吸引多少人?差不多六百萬吧。在用網路的人一定沒有在看電視嘛,」他分析:「那邊的人已經在抓我們的人了,你說是不是危機?」
在邱復生眼中,網路帶來的互動機制,潛藏著足以威脅目前電視單向收看習慣的能量,做網路電視,也只是不得不如此的決定。「〈傳播產業〉這二十年一直在轉變,錄影帶、電影十年,轉成做有線又十年,我們知道,下一個十年又要改了。」 但是,看到自己過去開拓出來的市場和創新,變成對手電視台成長的養分,邱復生卻也十分扼腕。他覺得這次的創新,不能再沒有專利的保護。「以前不是我第一個說要網路化,播即時資訊〈指用跑馬燈播報插播即時資訊〉,大家不就都抄嗎?」
邱復生抱怨:「像我們最近在做這個,東森〈指王令麟〉就說,凡是他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就對了!他在三十九〈台〉,我們就在四十,就對了!」邱復生體會到過去的失策,這次新的網路平台就申請了包括數位版權管理到特殊傳輸技術在內,一共十四項專利。
個性使然,創意常由別人收割 不過,熟悉邱復生的人都認為,邱復生是個靠理想和遠見領導的媒體人,但他的創新,最後未必是他收割,除了現實情況限制,他堅持到底,好與眾不同,不受其他人影響的個性,反而最後也變成收割的絆腳石。
「時間最後都證明他的創意是對的,但卻常常是由別人來證明,」曾和邱復生共事多年的電視豆公司董事長張水江感嘆,許多邱復生的投資案最後敗在資源不足,「如果有大型財團的支援,他就有可能是收穫者。」因為他推動的新想法,一旦遇上客觀條件的困難,就必須被迫縮小規模,好不容易養成的專業人才因此流失,為對手所用,「反而成就了別人。」
另一個原因,則是邱復生身邊一直缺乏長期忠誠跟隨他的幕僚群,「他很特別的是,跟過他的高階經理人,最後常常都變成他的朋友,沒有人把他當敵人,但能從頭跟到尾的,少之又少,」張水江說,因此幾乎沒有人在關鍵時候踩煞車,減少損失。
邱復生點子極多,常常不斷丟出新想法,卻常常是不透過屬下的高階主管,直接下令,甚至會直接越過節目總監,直接對導播下令,讓指揮體系陷入不穩定。
張水江分析,邱復生個性大開大閤,管大不管小,很有領袖魅力,但是邱復生對自己的主張很有信心,一旦決定方向,會非常堅持自己的想法,加上他什麼東西都比別人快,又比別人用功,當別人跟不上他的腳步,他常會跳下來自己擔當事情,「當你要挑戰他的時候,他又是老闆,怎麼辦?」
久而久之,當要做決定的時候,部屬也自然而然都問題交給邱復生裁決。
政大商學院院長吳思華認為,沒有核心幕僚,像財務、技術、專案管理人才、行銷人才等,是創新的大忌,難以全面防堵創新風險。
因此,TVBS時代,有香港TVB資源支持,加上公司制度降低人員的流動率,邱復生的創新一直維持在高峰。但離開TVBS後,邱復生卻越來越需要靠自己的敏銳判斷力,才能在越來越競爭的環境中,打下一片天空。
但是,如果輕易放棄,邱復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而創新究竟是否成功,也還要看長期的表現決定。該如何堅持,似乎成為創新的另一個「兩難」。
在採訪尾聲,記者問他,為互動電視犧牲這麼多,冒這麼大的風險,會不會覺得不值得?他只酷酷的說:「現在所有朋友會替我擔心,你們也會替我擔心,我怎麼辦?我可以告訴你,怎麼辦是一回事,你怎麼走對路是一回事。」
他淡淡的說,即使最後剩下一千萬,也要堅持下去:「最後比原始創立年代的時候好,就夠了。」
在邱復生心中,無論互動電視未來如何,創新的路上,似乎永遠沒有回頭這個選擇。
- Apr 22 Fri 2005 12:53
邱復生 孤獨的創新者─「即使賠到最後1,000萬,也要堅持下去!」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