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蔡宏圖長子蔡宗翰浮上檯面

文 劉佩修

在南半球的澳洲雪梨,現年五十三歲的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宣稱:六十歲以前退休,交棒對象不一定姓蔡。霖園集團世代交替,國泰金控最高權力核心,將由董事長移轉至決策委員會。

位於南半球的澳洲雪梨,四月艷陽高照。十九日,國泰金控旗下國泰人壽包下雪梨景點達令港,黃綠交織的國壽旗海飄揚,兩千名國壽頂級業務員湧入港灣,噴射機在藍空中噴出「CATHAY〈國泰金控簡寫〉」字樣,宣告國壽年度盛事——高峰會揭幕。

霖園集團第一代、國壽前董事長蔡萬霖去年九月辭世,雖然國壽員工念念不忘這位大家長,但對領導者的偶像崇拜,也迅速轉移至他的次子蔡宏圖身上。四月十九日,是蔡宏圖在父喪後首次公開亮相與業務員同樂,在集體崇拜與歡呼聲中,蔡宏圖在業務員一波波簇擁下引吭高歌。與此同時,國泰金控的權力結構,也悄悄起了變化。

蔡萬霖共有三女四男,排序分別是長子蔡政達、次子蔡宏圖、三子蔡鎮宇、四子蔡鎮球;女孩分別為長女蔡貴惠、次女蔡貴如、三女蔡淑卿。其中,長子、次子、三子為大房周寶琴所生,四子與三女為二房蘇秀美所生。蔡政達由於身體因素,很早就退居幕後,僅擔任家族投資公司董座;蔡萬霖將交棒重心置於蔡宏圖與蔡鎮宇,早年蔡宏圖掌國壽、蔡鎮宇掌國泰建設,至於蔡鎮球在父親生病時,年紀尚小,安排在國泰世紀產險學習。蔡家女孩與媳婦則嚴守家訓,未進入經營體系。

蔡萬霖九八年臥病在床後,蔡氏四兄弟為避免決策混亂,決定家族重要投資公司由大哥蔡政達擔任董事長,至於事業體系,則由二哥蔡宏圖為主要領導者,蔡鎮宇擔任蔡宏圖副手,蔡鎮球則在規模尚小的產險鍛鍊。

對此,現任國泰金控名譽副董的蔡鎮宇曾表白:「以前我爸爸管事的時候,我們是縱切面,我們直接對我爸爸;我爸爸不管事後,我們變成橫切面,是上下、主副的關係,我在他之下,他是哥哥我是弟弟,很清楚。我弟弟〈指蔡鎮球〉也很守本分,他年紀較小,較晚出社會,所以當產險副董事長,他也不會不甘心。」

蔡萬霖辭世後,外界頻頻猜測,蔡家四兄弟的平衡關係,會不會起變化?豪門深似海,國泰蔡家是否將步入新光吳家、中信辜家、以及許多台灣政商家族第二代後塵,兄弟鬩牆或互別苗頭輪番上演?國泰蔡氏四兄弟非常清楚外界疑慮,於是在父親過世後悄悄召開一場家族會議。這場會議降低了外界對於兄弟相爭的揣測,但對於國泰金控未來接班人,則留給外界很大的想像空間。

「委員會式」權力結構

這場兄弟會的結果,與蔡萬霖在世前最大的差異,就是蔡鎮球進入國泰金控決策委員會。該委員會是國泰金控最高權力核心,在此之前,決策委員會只有五人〈蔡宏圖、蔡鎮宇、國泰世華銀行董事長汪國華、國泰人壽總經理黃調貴、國泰金控總經理董成城〉,蔡鎮球加入後,五人小組變成六人小組。該決策委員會每兩週開一次會,金控與子公司重要事項都必須六人小組這關。六人當中,蔡氏兄弟占了一半,權力不在話下;蔡鎮球的加入,某種程度視為蔡宏圖對同父異母的弟弟釋出善意。

協議之二,是蔡家第三代若有興趣,可先進入國泰金控第二、第三層的委員會見習,學習到一個程度,可升級擔任董事或進入較高層級委員會,但是不一定要進入經營層面。取得這項共識後,蔡家第三代年紀最長、現年二十八歲的蔡宏圖長子蔡宗翰,放棄在美國的律師事務所工作,二個月前回到台灣,除了擔任家族投資公司財務操作工作外,也在國泰金控的財務投資、整合行銷等委員會開會時「列席」。至於學物理的蔡宏圖次子蔡宗憲,亦從美國回台定居,目前在非屬國泰集團旗下的科技公司當上班族,暫未進入家族企業。

蔡宏圖說:「我跟我哥哥、弟弟談好了,小孩子能夠以先進入委員會的方式來了解公司,只要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不要介入公司的經營階層,基本上我們有這個共識。至於我的姊夫們都做自己的事情,很早以前就沒有介入。」

分離經營權與所有權

根據蔡宏圖的說法,四兄弟共識是朝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的方向推動,但「不代表所有權不能干涉經營權,或是所有權不懂經營。」蔡鎮宇也曾形容:「許文龍〈奇美前董事長〉可以去釣魚,那是因為他掌握狀況嘛!」兄弟倆強調大股東必須了解狀況,究其原因,蔡家家族投資公司對國泰金控的持股比率高達五成以上,經營好壞攸關家族財產增減,這與許多上市公司,董監事持股偏低的情況相當不同,蔡氏兄弟拿捏經營權與所有權之間的分寸,自然謹慎許多。

面對接班問題,蔡宏圖說得坦白:「國外很多上市公司的所有權人已經不知道是誰了,因為經過幾代下來,所有權已經稀釋,董事會的權利是挑選並監督CEO〈執行長〉,大股東不一定要自己去當CEO,他也不一定想坐那個位置,但他要有能力去監督CEO」。他認為,將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以委員會的方式運作,這個模式應該是比較可以接受的,「國泰金控未來的董事長,當然有可能給非血緣關係的人,董事長不一定要姓蔡啊!董事長只要負責任就好。」

根據蔡氏兄弟的設計,就算以後國泰金控董事長不姓蔡,蔡家後代仍可透過決策委員會,實際掌握國泰金控動向;國泰金控的最高權力核心,將由董事長移轉至委員會。

這個模式,是在一般所有權與經營權關係中,架了一個「樓中樓」。蔡氏兄弟希望第三代擔任的角色,是既以大股東身分進入公司內部委員會,但又不擔任董事長、執行長或經理人;既參與決策,又不被經營瑣事與法定事務綁住。他們企圖打造另一種接班模式,尋找所有權與經營權之間的折衝點。

換個角度看,蔡家第三代若只當大股東,財產還是令人咋舌,這也是蔡家兄弟對子女是否接棒態度較開放的原因。蔡家兄弟乃以霖園、萬寶、萬達、百星、伯瀚等投資公司掌控國泰金控與國建股權,四兄弟實際控制的國泰金控持股達五成五,加上對國建持股,以目前市值換算,四兄弟財產合計至少二千八百億元,這還不包括三井工程等未上市公司價值。上述投資公司股份乃由政達、宏圖、鎮宇三人持股占多數,每人身價在七、八百億元之譜,鎮球雖沒有三位哥哥多,但也有上百億身價。以目前蔡家四兄弟的子女數計算,每位蔡家第三代,分家後均可輕鬆擁有百億身價,不介入家族企業,亦是億萬富豪,生活游刃有餘。

至於蔡宏圖口中的另類接班模式是否能順利移轉,還有待時間考驗。考驗之一,對蔡萬霖、蔡宏圖父子抱著偶像崇拜情結的國壽業務員,是否能接受非蔡氏家族的董事長?考驗之二,國泰金控決策核心固然移轉至委員會,但是法定企業負責人仍是董事長,總經理亦握有相當法定責任與權力,難保不會發生惠普(HP)前董事長與執行長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與大股東不和、互相控告、嚴重影響惠普對外購併計畫等情事。

「世襲」情結有待突破

「天下的事情,除非已經宣布定案,否則七、八年間,變化很大。他〈指蔡宗翰〉的律師、財務、投資等背景養成,對接掌國泰集團都是有益的,他還不到三十歲,現在談他接班或不接班還太早。而且,在國泰金控不斷購併的過程中,接班的人選也可能從外面管道進來。」一位熟稔國泰金控運作的外資在台負責人如此評論。

國壽有一個特殊的制度,那就是業務員「世襲」制,在這次國壽雪梨高峰會首席團中,就有四對夫妻檔、三對母女檔、一對兄弟檔。當國泰業務員特殊世襲風氣還存在時,蔡宏圖的接班人,恐怕得繼承其個人魅力與偶像地位,才能喊得動龐大業務體系。

雪梨高峰會晚宴中,「董事長,我愛你!」呼聲此起彼落,國壽業務員前仆後繼擁向台前,就是為了靠近蔡宏圖,用相機紀錄其風采。很顯然,蔡宏圖「六十歲退休、接班人不一定要姓蔡」,以及將權力核心由董事長轉至決策委員會的接班計畫,恐怕還得接受自家企業文化的考驗,未必能如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士愷 的頭像
    士愷

    士愷的部落格

    士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