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於地方仕紳 敗在掏空逾放
/撰文/許維真
十五年前台灣各家中小企銀股價都曾飆上六百多元的高點,曾幾何時這些老字號區域銀行,在地方派系主持下,一家接著一家成為財團炒股中飽私囊的私人金庫,掏空案不斷傳出,公司治理在地方有如天方夜譚,投資人權益更是被視為無物。
甚麼?阿不拉(游淮銀)掏空東企二十五億,竟然只要三百萬就交保了?)這是台東地檢署同仁四月十三日聽到台東地院法官的裁定後,當下一致的反應。主任檢察官江文君也以不符合比例原則,當場提出口頭抗告,因為區區三百萬元對游淮銀來說根本就是九牛一毛。果然,游的家人在一個小時內便湊足這個數字,立刻將這位曾經叱台灣股市的四大天王之一帶回家。
民國八十四到八十六年間,游淮銀藉由入主台東企銀之便,以眾多人頭戶進行超貸,再將貸得資金轉入其私人關係企業,拿來炒股中飽私囊。不法事件爆發後,台東企銀一度出現擠兌危機,還是中央存保進駐後擠兌風波才沒有繼續擴大,但是一家老字號區域性銀行的生機也就此賠上。
公司治理像天方夜譚 銀行成私人財庫任索取
雖然東企的股價已從三年前的一塊多回到到目前的六.七元左右水準,但是接近一○%的逾放比表現還是不合格。
利用職權掏空上市公司資產,在開始講究公司治理的今天都不算新鮮事,更何況十年前。因為地區性銀行的特性,很難擺脫地方派系與家族的干預,經營績效完全繫於大股東的良心,游淮銀之於東企只是類似事件的冰山一角,其他如台中商銀和已經被玉山銀行概括承受的高雄企銀,都曾經是任地方派系宰割的俎上肉。
在這一波改選行情中戰況最激烈的,莫過於台中商銀與台南企銀兩家。台中商銀正面臨王朝慶欲加碼入主的經營保衛戰,卻很少人記得一度搞垮台中商銀的曾正仁,目前還是逃亡天涯的經濟要犯。原來,廣三集團曾正仁在前立法院長劉松藩的引介下入主,並利用擔任台中商銀董事長的機會,挪用一百多億元資金大炒順大裕股票,引發巨額違約交割後造成台中商銀擠兌,還是財政部介入後才暫告平息。
而台南企銀則在京城建設蔡天贊持續投以關愛的眼神下,讓公司派一直戰戰兢兢。營建業出身的蔡天贊絲毫不掩飾其想入主南企的企圖,去年曾經打算在股東會一鼓作氣把南企吃下來,但是南企公司派來個大團結,不但高層主管北上向主管機關陳情,大股東也靠收購委託書穩住經營權。蔡天贊的動向在今年南企改選上,又是市場另一個矚目的焦點。
非金融背景人士覬覦 逾放過高掏空事件不斷
高雄企銀前身為創立於民國三十九年的「高雄區合會儲蓄股份有限公司」,由高雄望族王天賞、楊瑞華與李信福等家族共同創立。九十一年初,高雄企銀因為逾放過高遭政府接管,一直到去年玉山銀行以負一百三十四億元的價格買下有六十家分行的高企,高企成為國內第一家經由公開標售途徑,退出市場的問題金融機構。
高企的沒落也跟地方政商勢力勾結脫不了關係。前高雄市議員蔡慶源與當時嘉義幫的幾位新生代立委與國代以新嘉莊公司的名義,在市場上高價收購高企委託書,在董事會上取得過半數的席次,進而接任高企董事長。而蔡在任內強力介入放款業務的結果,使得逾放比逐次攀高,種下了日後關門賠售的苦果。
跟其他地區性銀行比起來,花企到今年二月底為止接近一九%的逾放比實在驚人,僅次於寶華銀行的一九.四七%,也一直在主管機關的密切觀察名單上。不過也因為沒有上市,要不是去年七月太平洋證券董事長何志強以每股十元、總價四.一億元取得花企將近一○%股權,並取得經營權後,很多人才注意到這株後山的蓮花,原來還是暗香浮動的。
昔日繁華不再 獨留正派經營者身價看好
看來看去,這幾家由地方仕紳共同發起、專門辦理合會業務的區域性銀行,就要屬現在已經改制的台北國際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北商銀)和新竹國際商業銀行(以下簡稱竹商銀),表現還算可以,不但一直在金控購併傳聞中出現,股價表現比起一些新銀行來也並不遜色。
現任竹商銀總經理的吳志偉,正是國民黨大老吳伯雄的姪子,因為吳伯雄家族正是竹商銀創始元老之一。在民國七十二年公開上市時,還是台灣第一家股票公開上市之民營銀行。據了解,香港東亞銀行有意入主竹商銀,不過傳聞中的雙方目前皆不願對此表達意見。
至於國內第一家民營銀行——台北國際商業銀行,創始家族則是個個都來頭不小,包括前副總統連戰家族、永豐餘何家、新光吳家及台灣工業銀行創辦人駱錦明家族,政商雲集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由於董事長何壽川最近在建華金合併案上著力頗深,北商銀未來將會如何整合在建華金底下進而發揮效益,應該只是遲早的問題。
十五年前,這幾家企銀的股價都曾飆上六百多元的高點,北商銀還有一一八○元的天價,媲美當時的國泰人壽。十五年過去了,當台灣金融環境漸趨改革,銀行必須具備競爭力好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同時,這些碧目的輝煌卻都成了明日黃花。企銀的血淚只是一頁由畸形回到平常的紀錄,希望經營者和投資人都看在心裡。
- Apr 29 Fri 2005 10:53
地方企銀難逃私人金庫的命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