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管理小品    

王永慶的「紅衛兵」 一年幫集團省百億

台塑集團》提升經營績效的幕僚單位

強人背後的人!王永慶被喻為經營之神,其最大的企業變革,就是成立了總管理處,實踐他的管理秘訣。

文/呂國禎

截至二○○五年十一月底,台塑總管理處創造出一百億的「績效」,創下五年來的新高紀錄。台塑總管理處,這個不負責生產,也不對外營業的幕僚單位,如何替集團省下一百億元?

一九六八年,台塑集團在董事長王永慶一聲令下,成立總管理處。這是跨越台塑、台化、南亞等公司的組織,專責於企業管理。台塑、台化、南亞等公司只須生產、銷售、擴建計畫,其餘共同事務如人事、營業、資材、工程與財務,都由總管理處打點。

台塑是國內最早成立總管理處的企業集團,三十七年來,台塑總管理處從當年的三十幾人,至今成長為一千五百九十一人。人員膨脹五十倍,但省錢績效卻能逐年提升。以近五年為例,總管理處平均每人每年省下的錢分別是一千七百萬元、二千三百萬、二千七百萬、三千八百萬與三千九百萬元。五年來增加一倍。

把所有工作數字化 計算每個人的工作效率

究竟台塑總管理處如何不斷降低集團經營成本與節省人力?最精要的工作是檢討制度、審核工程預算、發包採購金額,計算人力與產出比例,追求產能效率的提升,並隨時進行經營改善,遇到虧損邊緣的危機事業,總管理處還要組成專案小組負責拯救。

總管理處部隊權力直達天廳,被各事業單位稱為「紅衛兵」。有時還會與現場人員發生衝突。他們把所有工作數字化,用數字衡量每個人的工作效率。以改善績效為例,總管理處的「績效改善部隊」,就站在生產線作業員工的身邊,拿著碼表計算與紀錄每個員工每分每秒的生產效率、分解每個生產動作、蒐集資料,分析檢討出合理的產能,提出改進方案,不合格的員工必須檢討與再教育。

辦公室內,連會計人員的工作績效都會被加以數字化。例如,會計人員開一百萬張傳票,最快如為五十個小時,最慢七十個小時,總管理處會透過比較與分析,找出合理工時與用人數,取六十個小時完成一百萬傳票的要求。

又例如,資材、工程營建與工程機電審核組,針對工料進行合理分析,發現工料採購價格過高,會要求發回重新議價,二○○五年一整年,總管理處總共退回三千六百八十九件採購申請,降低了七千八百萬元的工料採購預算。

各事業單位經過經營改善之後的節約,以及總管理處檢討資材採購金額不合理退回重新審核,每年可減少五%到二○%的成本。

總管理處的編制包括總經理室、營建部、採購部與發包中心、財務部、法律事務室、資訊部與秘書室。其中的靈魂是總經理室,有二百五十三人、掌管一、制度制定、電腦化;二、業務稽核;三、採購與工程發包驗收案審核;四、事業單位經營改善;五、專案改善;六、企業共通性教育等六大工作。其中三、四、五項可產生效益,被列為總管理處績效基礎。

不只檢討各公司 也研究降低自己的成本

總管理處不只檢討各公司,也檢討自己。二○○一年,台塑集團檢討財務部人力改善計畫,派出三人小組花三個月,仔細檢討財務部現有編制人力再節約可能性。

後來統計出財務部現有五十五人的年度總工時為十四萬小時;但實際需求為四十一人,總需求工時為十萬零四千小時,還可以節省十四人。其中包括台幣、外幣資金調度,因短期存款、借款可以全面電腦化;股務組的現金股利支票發放,可改委託銀行辦理……。總管理處隔年馬上執行計畫,精簡十四人後,一年省下八百四十萬元的人事經費。

負責集團所有台幣調度的台幣資金組,四年前編制是十個人,如今人員精簡為六人,但調度的資金筆數達九千六百七十筆,總金額高達一兆零九億,這數字逼近台灣中央政府二○○四年總歲入一兆三千多億元。

二○○四年為集團省下的八十六億元,占台塑集團一年總獲利的二十二分之一,二○○五年更突破百億元大關。總管理處還能再省下去嗎?答案是,永無止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士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