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僅一年,宏碁電腦在美國筆記型電腦市場上,市占率從不到1%逼進5%,蘭奇形容:「每一小時,太陽都會朝地球散發數以億計千瓦的能量,只凝聚數千瓦而形成的雷射光,卻能夠鑿穿鋼板,或消滅癌細胞。」就像雷射光一樣,返璞歸真的聚焦做法,讓蘭奇信心滿滿。
文/胡釗維
僅僅一年,宏碁電腦在美國筆記型電腦市場上,市占率從不到一%躍升至逼進五%,這可望讓宏碁在美國筆記型電腦市場的排名,從去年的第八名,在今年內擠進前五名,令外界難以想像的是,這樣的成績,是裁員一半(約兩百人)之後的結果。
去年,宏碁美國分公司員工將近四百人,創造四.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四十四億元)營收。今年,宏碁美國只有不到兩百名員工,營收卻可能衝上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二十億元),這等於宏碁美國在不到一年內,創造出四倍的價值。
致勝之道不是加法 而是「減法」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俄羅斯,宏碁在俄羅斯只有十人團隊,去年營收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億元,約是宏碁大陸的兩倍。
這是去年九月一日,升任宏碁電腦總經理的義大利人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一年來的戰功。今年上半年,宏碁電腦營收一千三百一十四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三四.一%,每股稅後純益高達一.九九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七三%。
一年前,蘭奇因為在四年內將宏碁電腦在歐洲的營收拉高五倍,而坐上宏碁全球總經理的大位。他接受本刊專訪時曾指出:「沒有magic(魔法),只有basic(基本功)」。
憑著一套專注經營經銷市場的「基本功」,蘭奇從義大利開始,將義大利成功模式,複製到法、德、西班牙、瑞士與捷克等歐洲國家,接著竟能貫徹到美國、俄羅斯,甚至大陸市場。因應不同市場的需求,蘭奇的致勝之道不是加法,而是「減法」,他的心法是:「搞清楚不必做什麼事,比學會該做什麼事還要困難。」
五年前,當戴爾(Dell)的直銷風潮,自美國向全球蔓延,導致PC利潤不斷下滑,迫使所有國際大品牌包括惠普(HP)與IBM等,都爭相仿效戴爾直接與終端消費者做生意時。蘭奇卻是唯一勇於向這股潮流說不的人。
他認為,全球超過一億五千萬台的電腦,至少有近七成是透過上萬家經銷商與代理商銷售出去,這些人的價值,怎麼可能一下子就消失?他說,在直銷潮流下,宏碁反而要將這些通路商納入宏碁的旗幟底下。
在PC微利化趨勢下,蘭奇的做法被視為在走回頭路;但宏碁在歐洲卻因蘭奇堅持採經銷制而逆勢成長。五年前,宏碁資訊產品自有品牌的營收僅八百億元,泛歐洲市場(歐洲、中東與非洲)占業績比重不過三六%。但今年,宏碁資訊產品自有品牌業績將超過二千五百億元(上半年宏碁營收已達一千三百一十四億元),由蘭奇帶領的歐洲團隊貢獻近七成。
今年上半年,宏碁歐洲業績已超過九百億元,PC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成長三五%,遠高於歐洲整體PC市場的二○%成長率。
一年前,當蘭奇要將經銷制度用在美國市場時,連宏碁內部都相當質疑。因為美國是個超大型的Home Market,所以,戴爾電腦的直銷模式,可以在美國獲得空前成功,戴爾淨利率達八%,反觀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如廣達、仁寶,如今淨利率不到三%。
靠著通路商打市場 捨直銷方式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蘭奇如何讓經銷制在美國市場落實,交由通路夥伴,而非由宏碁自己打天下?
宏碁在美國,只與在歐洲的通路老戰友英邁國際(Ingram Micro)等合作,英邁特別將熟悉蘭奇的歐洲分公司總經理調到美國,配合宏碁在美國的作戰。
靠著通路商打市場,宏碁人力減少,營收卻可以增加。例如,今年宏碁美國不到兩百人,可以創造十億美元業績,明年預計要創造二十億美元業績,宏碁的人力規模仍不到兩百人。生意做越大,成本優勢更被凸顯。
這和採直銷方式的戴爾,營業費用會隨著營收成長,而快速增加,顯然較有優勢。而宏碁也要「捨得」讓通路商賺錢,因此,獲利率也低於戴爾的八%,僅只有二%。蘭奇說,決定不做什麼往往是更困難的,因為,「當一家公司資源分散時,它反而喪失了它的力量。」
在大陸市場,該使用全國性通路或是區域通路,曾讓宏碁感到兩難。使用全國性總代理,交易對象單純,在金流處理上較不複雜,但單一品牌難以被全神貫注力推,而且在市場因應決策上,可能會比較慢。若採用區域通路,面對無數個區域通路商,單是如何放帳,就是一門大學問,但是優點則是,自我操控性比較強。
宏碁過去三年採用區域通路模式,雖然網住了無數的小蝦米,但卻失去了抓住大魚的機會,所謂的大魚,指的是占有大陸六成PC市場的標案市場。
宏碁原先布的上千家的經銷商,反而讓市場價格容易出現混亂,習慣做大生意的標案廠商,自然對於加入宏碁的銷售體系產生質疑。忙了半天,「只在百分之四十的市場中打轉,卻無法吃到真正的大魚。」
蘭奇決定棄區域通路制度,改採全國性通路制。此舉造成通路商放話抵制,甚至因制度改變,宏碁決定縮減組織,導致大陸輿論嚴厲批判宏碁不重用當地員工,幾乎引爆民族情緒。
蘭奇卻只有一個想法,「直銷太強,會讓宏碁沒有朋友,但朋友太多,會讓宏碁的朋友沒一個認為是知己。」
由於堅持要與全國性通路「共好」此觀念,蘭奇甚至不惜推掉擺在眼前的生意。歐洲多個國家政府曾挾龐大的PC採購量,有意跳過宏碁歐洲通路商,直接向宏碁總部採購。
接下這筆生意,宏碁能獲得較原有透過通路商銷售的模式多出三%的淨利(宏碁平均淨利不過二%),但蘭奇卻能夠拒絕這筆「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只為了讓通路夥伴相信宏碁是玩真的。
今年,蘭奇這套做法在台灣市場也將開跑。過去宏碁不管在中信局等政府採購或是企業標案,都由自己團隊接單出貨。但自八月中旬起,宏碁已著手大幅降低自行接單的比重,轉而與大同、敦陽與經緯等廠商合作。
清楚不必做什麼事 「中興」宏碁
這次牛刀小試,也的確讓宏碁在台灣標案市場頗多斬獲,單是今年台灣的擴大內需教育標案市場,宏碁已擁有高達八成的市場占有率。
蘭奇相當清楚宏碁不必做什麼事,也因此讓宏碁能不斷進行組織精簡。蘭奇說,宏碁歐洲約八百名員工創造一千五百億元營收的績效,將會是宏碁組織精簡計畫的標竿。
蘭奇形容:「每一小時,太陽都會朝地球散發數以億計千瓦的能量,戴頂帽子,加上一些遮陽裝備,可以在大太陽底下,享受好幾小時的日光浴;但只凝聚數千瓦而形成的雷射光,卻能夠鑿穿鋼板,或消滅癌細胞。」
就像雷射光一樣,返璞歸真的聚焦做法,讓蘭奇信心滿滿。他預期,兩年內,宏碁將會成為美國筆記型電腦前三強,而宏碁大陸營收至少將會是今年的兩倍。
八年前,宏碁電腦購併德州儀器(TI)筆記型電腦事業部門的時候,德儀的人曾告訴當時負責筆記型電腦業務OEM(專業代工)的宏碁大中華營運總部總經理賴泰岳,「別理蘭奇的任何建議,他只懂通路,對於其他是一竅不通。」
當時沒人料到,這位「只懂通路」的義大利人,才是「宏碁中興」的中流砥柱。務實、不多話的蘭奇,進軍全球PC市場時,他想的,不是要做什麼,而是不做什麼!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