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osted by Jason Chiang

中國網路產業價值的計算單位已經從1999年的百萬美元迅速提升為億為單位,就在這半個月內,百度和阿里巴巴就爆發出了全球對中國網路產業的極大期許,市值均超過三十億美元 (天阿,那可是1000億台幣),百度的本益比在上市那天還曾一度達到驚人的2450倍。因此,無論是中國網路業者或是海外的投資分析師,都不約而同的顯現出了對中國網路市場是否已經邁向泡沫化的不安。即使這波的網路熱潮與五年前不同,當時是架構在虛幻的會員數以及瀏覽人次 (眼球 - eyeballs) 上,而現在卻是各個公司都有穩固的營利基礎並且都是個賺錢的公司。
但是投資者或許是對中國網路市場的未來抱著各樣的想像空間 (其實那是個沒有上限想像空間的市場),這個被認為是中國Google的百度,雖然只有一千四百萬美元的年營收,但是目前中國有一億的網路人口,很難想像幾年後會變成幾個億。看看Alexa的Global 500排名裡一大票的中國網站,沒個兩年大概歐美網站也幾不進去了。加上中國擁有跳躍式的消費行為,無論是行動電話、短信、網上拍賣及3C商品的擁有率,或許很多的新商業模式會是從中國這個沒有遊戲規則的市場不斷地冒出來。真的希望三、五年後台灣的網站不要都變成是中國網站的台灣分站,而是建構在以台灣網民為主體的經營思維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