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晶圓廠五年內不到大陸,就別來了」
撰文/陳邦鈺
中芯國際公布第三季財報,股價創下港幣○‧九五元新低,執行長張汝京接受《今周刊》專訪,強調此現象將於機器折舊期結束後得到改善。至於面對全球競爭,他說:「台灣其他廠若在三到五年內進大陸,還有機會,之後就不行了。」
中芯國際日前公布今年第三季財報,總計第三季虧損達二一六○萬美元,並已連續出現四季虧損,與台灣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及聯電多已獲利相較,中芯的成績的確不佳,股價也跌破港幣一元,最低跌至港幣○‧九五元,創掛牌以來的新低價。
在中芯業績最低迷之際,中芯國際執行長張汝京接受《今周刊》專訪,對外信心喊話,強調未來業績將逐漸好轉,預計第四季業績將高於第三季,明年有信心可以轉虧為盈。以下為本刊專訪紀要:
明年折舊降低利潤自然增加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中芯最近表現不佳,能否談談未來的展望?
張汝京答(以下簡稱答):事實上,中芯國際今年的產品銷售收入呈兩位數字成長,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益)方面成長了三四%,然而中芯國際機器設備的折舊採取國際間最嚴格的五年折舊標準,所以今年帳面上提報高達六○%至六五%的折舊,比去年多九三%,對於一個新廠而言,此種現象將於折舊期結束後得到改善。
從現金流來看,我們做的不錯,在前四大(big 4)晶圓廠中是最高的。其他三家,台積電(折舊約二五%)、聯電、特許平均起來都比我們早二十年,很多設備都已經折舊結束了。中芯國際目前營運進入第五年,預計到明年的第三、四季,光罩廠的設備大部分都折舊完畢,一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設備折舊即將結束,因此明年第三、四季我們的折舊就會降低,利潤自然開始增加許多。
問:中芯向來在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代工比率很高,未來會持續嗎?
答:新廠剛開始時為了調試設備(debug),訓練員工,一開始先生產DRAM,到了練兵差不多的時候,開始增加邏輯晶片的產出,整體而言目前DRAM大約占三○%,在上海廠DRAM比率大概只有二○%,北京廠目前全部都是高階的DDR 2 DRAM,天津廠○‧一八微米級以下的邏輯晶片,也即將完成客戶驗證,因此Filler DRAM的產出將逐漸減少。所以我們將進一步降低Filler DRAM,並提高邏輯晶片的比重,整體來看是往正面發展。
問:最近台灣DRAM廠掀起十二吋廠的投資熱,能否分析全球DRAM 版圖的競爭態勢?
答:就DRAM廠總體實力而言,第一是韓國,台灣是第二,最後才是美國。韓國的海力士(Hynix) 因轉向專攻大陸市場中低檔的DRAM,因此才能繼續維持其競爭力。若台灣的DRAM廠能在中國設廠,一定是台灣的DRAM廠占優勢,大多數的人注意到台灣晶圓代工很強,但是沒有看到其實DRAM也很有競爭力,像華亞也已經開始生產十二吋廠,所以若給台灣的DRAM廠機會能自由地在中國設廠,定能取得領先地位。
雖然台灣的廠錯過二○○○年前進大陸最好的時機,但若其他廠在三到五年內要進來,還是有機會,但之後就不行了。五年前蓋晶圓廠時機是最好的,中芯掌握了最佳時機到大陸投資。
中國IC設計公司潛力驚人
問:中國手機產業已是兵家必爭之地,能否談談中芯的布局?
答:在手機市場中,大陸直接進入3G手機的世代,目前有W-CDMA及 TD-SCDMA兩個標準,目前主要開發成功的有三家,一是很被看好的展訊(Spreadtrum),他們的○‧一八微米製程有台積電和中芯國際幫忙做晶圓代工,○‧一三微米主要是台積電,而中芯國際○‧一三微米就跟重慶的重郵信科(CYIT)合作,做○‧一三微米的TD-SCDMA的手機晶片。另一家很強的是華為(Huawai),做W-CDMA也做TD-SCDMA,中芯國際也幫他們做○‧一三微米,所以將來中國的3G手機市場商機,應由台積電和中芯為主要的晶圓代工廠。
問:很多人說,中國本地IC設計公司還有待發展,因此不急著到大陸投資設廠,能否分析一下?
答:大陸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分為五大類︰第一類國有企業,又細分為兩類,一是原來的中國訊息產業部出來的像大唐、華大、華宏等,另外是學校培養出來的,像北大青鳥、上海復旦等;第二類是從美國搬過來的,實力很強;第三類是台灣的設計公司來這裡,也非常強;第四類是大陸到美國和日本的留學生回大陸創業成立的,像展訊,Westar等;第五類是大陸土生土長自己創業的,這幾類其中也有一些實力相當強勁的公司。
現在還出現新的一類,是大型的系統(System)公司結合海外歸國的留學生所創立,通常是結合台灣及美國各地的菁英成立的,像華為的HiSilicon,長虹的虹微等。就規模而言,如果把海峽兩岸的設計公司一起排名,二○○三年時大陸第一名的大唐可排在台灣的第十四名,但是大陸的第十名大概可以排在台灣的第三十四至三十八名之間,在○四年時大唐排到第十或十一名,今年大約已進入台灣的十名以內,所以說大陸的設計公司雖然還不是特別大,但是也不小,發展還是相當快的。
問:台灣封測廠目前也很希望到中國投資,能否談談大陸封裝測試廠的發展情況?
兩岸業者廝殺將由韓日得利
答:中國目前對封裝測試廠的需求很大,但大多是IDM(整合元件大廠)內部自己的封測廠,像英特爾、富士通、東芝、意法半導體(STMicro)等。目前專業的封測廠具規模的有韓國的艾克爾(Amkor)、新加坡的STATSChipPAC及聯合科技(UTAC)等。中芯國際的成都廠是和聯合科技合作的封裝測試廠,即將開始試產。
但是,大陸市場很大,中芯國際也無法滿足全部客戶的需求量,然而很可惜的是台灣封測廠目前礙於法令的限制,無法到大陸投資‧即使是日月光也僅能在中國做Substrate(基板)。若台灣有實力的封測廠不來,也只能看著其他國家的同業進一步搶占大陸市場。
問:台灣當局對投資大陸政策仍持保留態度,你覺得兩岸半導體業有合作機會嗎?
答:兩岸半導體的合作與雙贏,目前處在非常關鍵的轉捩點上,有兩種可能性,第一、如果「大家合作和分工合作」的模式出現,對兩岸的業界都有好處。但另一個可能性是互相廝殺,兩敗俱傷,結果將由韓國和日本的公司漁翁得利。
問:中國半導體市場的展望? 中芯國際成長目標為何?
答:目前台灣IC設計市場占有率約二○%,而大陸的IC設計市場只有二%至三%,預計未來五至十年間大陸的IC設計市場占有率將繼續快速增加。
目前台積電可能是我們的六至七倍,聯電是我們的三倍左右。我們希望每一年按部就班,直線地每年持續成長一○%至二○%,頭幾年因產能比較小,成長很快,現在希望維持在每年一○%至二○%的成長速度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