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富寶
台灣在近一、二十年來,實質上也經歷了另一次八國聯軍,只不過敵人這回把槍炮換成品牌而已。現今除了極少數受政府關愛的產業,例如政黨、媒體、電信、金融、運輸業外,其他產業幾乎都已淪為外商品牌的「殖民地」。
 究其原因,簡單的講,外商深諳品牌行銷,台灣企業則大多還停留在製造及販賣的思維。本土的企業,大多只有歷史長短及規模大小之別,各家的競爭模式大同小異,不外是靠關係、靠殺價及送贈品。在一家沒有品牌信仰的企業,行銷人員經常是壯志未酬身先死,以致同一產業的企業家數雖多,競爭手法卻都是針鋒相對,經常搞得玉石俱焚沒有贏家,結果反讓外商得利。

同質化競爭vs.差異化競爭
 許多人常誤把品名當成品牌,各行各業雖有許許多多的公司名稱及商品名稱,表面上似乎給消費者很多選擇,但實質上都欠缺品牌的內涵,數量多而不是多樣化。例如很多人都常常坐在電視機前,把頻道從頭按到尾好幾遍,卻仍不知該看哪一台,這種無奈,其實罪不在搖控器。
 台灣人不懂品牌其來有自。從小就被父母送去學最流行的才藝,深怕會跟不上他人;學校雖多,但都是一個模子,這樣的教育只教出會考試的精英;踏入社會後做的,也幾乎都是在售價或成本上一較長短的代工或販賣生意;平日不是在追星,就是在趕流行,這一切都是在從事同質化的競爭。
 品牌學剛好相反,其本質在強調差異化競爭。例如外來的海尼根(Heineken)、可樂娜(Corona)、麒麟(Kirin)等啤酒,沒有一家的訴求對象及行銷手法是相同的,跟本土台灣啤酒也大異其趣。而我們會做的,卻似乎永遠停留在二十五元珍珠奶茶、三十五元咖啡、四十元便當、五十元比薩之類的廉價複製概念,凡事「一窩瘋」,只因為台灣人大多急功近利,希望能一夕致富。

師夷長技以制夷
 有些人把台灣做不成品牌的責任推給有限的輻員,但同樣是小國寡民的芬蘭、瑞典、荷蘭、瑞士,為何能生出諾基亞(Nokia)、富豪汽車(Volvo)、Ikea、海尼根、Godiva巧克力、帥奇表(Swatch)?其實國民的心態、價值觀及視野才是關鍵,只看一季或一年財報的股東,永遠生不出像樣的品牌,像諾基亞及IBM這類科技品牌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國內行銷翹楚統一企業也不過三十來年,在品牌行銷專業領域上,號稱五千年文化的我們其實還在吃奶。
 清末魏源有感西方船堅炮利,撰寫《海國圖志》以鼓吹師夷長技以制夷;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不得不再次呼籲要師夷長技以制夷,只不過這回要師法的是品牌學。未來的疆界將會是按品牌,不會是按國界;未來的國力,就是品牌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士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